WFU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骨頭變做脆笛酥?- 骨質疏鬆簡介



👉其他文章              👉關於我    

如果有類似的問題,歡迎到高雄鳳山家歡復健專科診所,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蔡醫師,我的腰整天酸得要死,我隔壁的說有可能是骨頭酥掉~~」75歲的阿嬤如此說。

蔡醫師:「阿嬤妳說的是骨質疏鬆吧,確實阿嬤妳是高危險群,應該要來檢查一下。只不過腰痛可能跟骨質疏鬆不一定有關係喔。」

「蛤是這樣喔,那我為什麼會腰痛?」

「腰痛更多是椎間盤退化、肌肉緊繃、韌帶受損造成的。反而骨質疏鬆大部分的人都是沒有症狀的喔!


----------------------------------------------------------------------------------------------------

為何會骨質疏鬆?


骨骼就像房屋的樑柱,時間久了本來就會鏽蝕,但其實人體內每天都會有小小的水泥工去修補這些樑柱。

當我們年輕時這些水泥工也正值巔峰,所以骨骼密度就會增加。但是在過了二三十歲之後,水泥工的速度就比不上鏽蝕的速度了,於是骨骼密度就會漸漸下滑,直到有一天可能就會坍塌。

有一些因素會讓我們身體裡的小小水泥工提早退休,包括喝酒、類固醇、抽菸、缺乏維生素D、女性停經後等等,有這些因子的人就會更早期面臨到骨質疏鬆的問題。

骨質疏鬆會有什麼症狀?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沈默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有些中高齡患者,可能只有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的外觀變化,這些患者平常不會覺察到它的存在,大多不以為意,但是只要一個輕微跌倒,或是突然過猛外力,如彎腰搬運物品,就可能造成骨折。

骨折不是接一接就好了?幹嘛那麼緊張?


有些人可能覺得骨折就骨折,「阿不是就開刀接一接就好了? 」

錯了可沒這麼簡單!

我們怕的是重要部位的骨折,也就是髖關節的骨折。這在骨質疏鬆病患超常見,而且死亡率非。常。高。

怎麼說呢? 髖關節骨折後因為無法行走必須臥床,一但臥床便會開始不斷的肺炎、褥瘡、各種感染症上身。據研究髖關節骨折後的一年內死亡率高達約四分之一,五年內死亡率更高達七成。這樣的比率幾乎可類比為國人聞之色變的大腸癌第三期

換句話說有骨質疏鬆症的人,可能平常沒啥感覺輕輕鬆鬆。某天跌一跤髖關節斷了,突然就像得了後期癌症一樣生命要用倒數的。這不是很驚悚嗎?

但大多數人都還沒有這樣的認知,所以國健局這幾年才不斷的推行各種政策來預防骨質疏鬆及髖關節骨折,同時醫院評鑑也把髖關節骨折復健納入一項重要的衡量指標,不斷地想提升醫療人員及大眾對於骨質疏鬆這一塊的危機感。

骨質疏鬆應同高血壓視為慢性病處理


如同前述,骨質疏鬆其實平常沒什麼問題,但是一出問題就是大代誌。咦~這不就跟我們常有警覺的高血壓一樣嗎?

高血壓平常也沒事,但是一出事 (中風、心肌梗塞) 就是躺著進醫院。

大家都知道高血壓要定期追蹤,長期控制。那為什麼骨質疏鬆可以放著不管呢?

所以近年來醫界、長照單位等對於骨質疏鬆的態度更趨積極,把骨鬆視為像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病。輕者使用營養品補充、運動介入,嚴重者使用抗骨鬆藥物等,目的都是希望早期介入,早期預防可能的大問題 -- 髖關節骨折

骨質疏鬆如何治療?


骨質是有很好的方式做評估的。現在大醫院甚至一些私人診所都有骨密度測定儀 DEXA,它是類似X光機的儀器,但是輻射劑量比一般X光片小很多很多

國際上其實建議以測出的 T-分數作為治療準則的其中一項,搭配危險因子包括酒精、類固醇、抽菸、類風濕、年齡性別、父母有無骨折等等等 ...,可以算出一個十年內骨折風險。再藉由這個風險值來評估需要何種治療。

由於經費拮据的關係,台灣的健保簡化為單用 T-分數和有無骨折來作為是否給付骨鬆藥物的準則,其實反而是相當的嚴格。照國際治療指引的建議其實有更多更多的人都應該更積極的介入。

骨質疏鬆的自我調養


無論是否需要藥物介入,運動和營養補充基本上是每一位四十歲以後女性和五十歲以後男性都應該要做的。

對骨鬆有益的運動一類是承重運動,包括慢跑、登梯、跳躍等等,這類運動可以刺激下肢骨密度增加。另一類以穩定的肌耐力訓練為主,包括太極拳、橋式運動、靠牆下蹲等等,這類運動可以增加身體的穩定度,減少跌倒的風險。

其實無論是哪種運動基本上都會有一些益處,重點是要做。挑一項自己喜歡或者方便的長期經營,對骨質、心血管、血糖等慢性問題都會有很大幫助。

營養補充則是鈣質、維生素D。高鈣食品包括芝麻、乳製品、黃豆、豆腐、海菜海藻、魚乾蝦米等。此外維生素D因為國人曬太陽時間偏短,統計九成五以上維生素D都是不足的,所以也建議以補充品的方式做額外補充。

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


什麼時候該開始使用骨質疏鬆藥呢

可以使用一種大數據分析的風險計算程式 FRAX score (點我連結),填入相關資料後就可以得到您在十年內得到主要骨鬆性骨折 (脊椎、前臂、髖、肩) 以及髖關節骨折的機率。 (當然不用自己填,找您的醫生幫您計算就好啦

根據國際指引,主要骨鬆性骨折大於20%或是髖關節骨折的機率大於3%就屬於高風險,就應該要積極使用藥物了。

藥物的使用好多種,又分別有不同的優缺點,另一篇文章再仔細分析: 骨質疏鬆藥物治療。您需要的是遵照醫師的指示規律使用藥物

特別須注意的是,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不論任何藥物,治療須一年以上才真正可達到減少骨折之效果。所以用藥規律性很重要,也因此半年一次、甚至一年一次的注射型藥物會比每日口服型的更適合一些。

另外,使用藥物固然可以明顯增加骨密度,但若就放棄治療,兩年半以後,原先增加之骨密度,幾乎又會流失殆盡。所以就像其他慢性病的治療一樣,停經後骨鬆及老年性骨鬆之治療,應有長期持續性執行規劃。

總結


1. 骨鬆就像高血壓,大部份人都是沒症狀的。沒代誌就沒代誌,有代誌時就是大代誌。要長期控制,目的是預防骨折,特別是髖關節骨折。

2. 髖關節骨折沒那麼輕鬆,絕對不是開刀開一開就好了      會。死。人。的。   而且死亡率可以類比為後期癌症。

3. 問您的醫師,請您的醫師幫您算算風險,看需要藥物,還是飲食運動治療。不論用不用藥,飲食運動還是很重要。

4. 用了藥就要規律用,不然補的通通都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