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章 👉關於我 👉門診時間表
什麼是增生療法?
增生療法是近幾年引進台灣一種針對軟組織損傷的治療方式。藉由提供軟組織(肌腱、韌帶)一個外來刺激(注射),刺激組織積極重建,目的希望恢復身體正常的張力結構(biotensegrity)。
如圖示,當我們身體肌腱韌帶組織受傷,或是長期因為姿勢等原因而受損時,會經過三個時期的修復階段,包括發炎期、增殖期、重塑期。
如果因為任何原因,導致修復不完全,就可能停滯在某一階段變得半死不活。除了導致慢性疼痛外,也可能因為組織筋膜間的代償而引起惡性循環,讓問題蔓延影響到其他的部位。
而增生療法,就是給予這些半死不活的受損組織一個外來刺激,讓它重新再走一次發炎、增殖、重塑的過程。所以和一般的消炎止痛針不同,增生療法著重於修復問題,而一般傳統的消炎針則是掩蓋問題。
而增生療法,就是給予這些半死不活的受損組織一個外來刺激,讓它重新再走一次發炎、增殖、重塑的過程。所以和一般的消炎止痛針不同,增生療法著重於修復問題,而一般傳統的消炎針則是掩蓋問題。
增生注射治療適合哪些病症?
以身體分佈範圍從上至下,可治療肩頸部頑固性酸痛、背部(上下背)及腰部疼痛、肩膀旋轉肌韌帶病症、二頭肌肌腱發炎、網球肘及高爾夫球肘、髖關節疼痛、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周圍疼痛、踝關節扭傷導致韌帶鬆弛及疼痛、足底筋膜炎等等,如不確定是否為適合治療之適應症應詢問增生注射治療醫師。
欲快速達到疼痛緩解及軟組織強度增加者,可平均兩週至六週施打一次,一般成人需四至六次注射,配合人體組織修復週期作評估最準確適合,大部分的筋骨問題都是長年累月累積而成,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讓身體修復、強化!
增生注射治療使用什麼藥物?
增生注射治療的治療藥劑主要成份為高濃度糖水(絕非類固醇)和維生素B12,雖然還有其他有增生效果的藥劑可選擇,但高濃度糖水和B12副作用最少。
此外,富含血小板的自體血漿(PRP)也是增生治療常用的注射液之一。PRP引起的發炎反應更強,同時因血小板自帶的生長因子而也有更強的修復能力。若高濃度糖水施打後有進步但進步幅度有限,表示治療方向正確但可能因葡萄糖不夠力而進展有限,此時可再使用PRP做加強提供更強的修復力。
增生注射治療需要多久注射一次?需幾次注射療程?
縮短注射間隔亦無副作用,但會增加注射造成的疼痛。對於強烈的損傷患者,或者非常需要快速恢復的運動員,可以縮短注射間隔至一週一次,視狀況恢復4~6週注射。完全恢復後,可以半年再追蹤。
增生注射治療後有什麼注意事項?
注射治療期間都避免服用消炎止痛藥,注射後五天內應避免從事激烈運動。
此外增生注射治療為刺激人體組織修復,應攝取足夠營養(主要為蛋白質)、B群及維他命C以增加修復組織的強度,同時使用高蛋白質飲食。 另外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會酸化血液、降低生長素分泌、長期會造成人體修復力降低,因此盡量避免。
增生注射治療會使注射處產生局部發炎,促使代謝掉原先造成疼痛及強度不佳的組織,因此注射後的3-5天甚至一、兩週,會有可接受之局部酸痛感,這都是正常的。此時可服用普拿疼此類非消炎止痛藥來緩解,切記不要使用消炎類藥物,以免抵銷掉注射的效果。
增生注射治療有沒有什麼副作用?
等發炎反應帶來足夠修復細胞來修補組織後,會逐漸緩解不適感,且原先要治療的疼痛亦降低。其他可能副作用為少見不可預期之藥物過敏、暈針和注射處感染。
為什麼每次治療醫師打的位置都不一樣
其實增生療法的精髓在於評估,也就是診斷。這也是增生療法易學難精之處。
前言有提過增生療法著重於重建全身的張力網,也就是全身筋膜的平衡,所以治療時常會跨部位、跨關節的來做治療。比方說膝關節的疼痛經常和膝關節過度後伸、或是腳踝旋前導致膝外翻有關,所以施針時也常會有明明痛膝前卻打膝後或打腳踝的狀況發生。
而且隨著治療的進行,當主要部位稍微緩解後,次要的疼痛會開始浮現出來。所以不少患者會形容打完兩次後疼痛換了位置,這也是很常見的現象。此時就要重新評估,並隨著新症狀的出現及治療反應不斷的改變治療計畫。
而生物力學及各種整合性、功能性的評估技巧,每位學習增生療法的醫師所使用的工具都不盡相同,故而施打的方式和部位也不盡相同。但是基本上,由於增生療法著重全面性治療鬆弛的韌帶,所以施針的部位絕對不會只有一針。
結語
當您有長期慢性疼痛的問題,使用一般保守物理治療、輔具、藥物等超過3-6個月仍無顯著效果時,很可能您的軟組織修復就是屬於停滯不前,處在半死不活的階段。此時不妨考慮增生注射治療,並搭配後續的筋膜鬆弛技巧及強化運動訓練,再給受傷的組織一次機會,或許可以讓您從此脫離疼痛之苦!
如果有相關的需求,歡迎到高雄鳳山家歡復健專科診所,給您最專業的建議https://www.hapifamiclinic.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