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在坊間都流傳著許多預防肥胖或減重的方式,許多人認為適當地控制飲食就可以有效控制體重,另外運動也是相當多人提倡的方式之一,這些方法有些已經有相當數量的醫學研究來為其效果背書,但某些方法卻可能無效,甚至可能伴隨著痛苦和傷害,例如許多人會在某個時間點後,由其是晚上,就不再進食了,即使很餓很虛弱也因為肥胖的考量而不攝取食物;有些更極端的方式甚至會將剛吃進肚子裡的食物,用手指進行催吐。
這些方式在研究上有支持也有反對,不過有趣的是,最近一個新的研究發現,發現不是只有飲食、運動這些生理性因素才會與肥胖相關,心理性因素,例如壓力和憂鬱,也會導致肥胖的發生。
齊克拉-格拉澤博士(Kiecolt-Glaser)研究團隊2014年7月在「生物精神病學」期刊(Biological Psychiatry)中發表了一篇關於日常壓力、憂鬱症和高脂肪飲食代謝反應的研究,這個研究最主要的發現是心理壓力和憂鬱狀態都可能會造成體內的代謝不良進而導致肥胖,這個研究可能為一句俗諺提供了部份的科學證據,也就是所謂的「心理影響生理」。
研究團隊對58位平均年齡為53.1歲的健康婦女來進行實驗,為了讓實驗的結果可以更精確,研究團隊使用了隨機分配雙盲實驗法,也就是無論是實驗者或是受試者都不知道誰是屬於實驗組而誰是屬於控制組,實驗在兩頓高脂肪飲食的前後測量了他們的碳水化合物氧化程度、三酸甘油酯、可體松、胰島素、以及血糖,在壓力的測量部分除了讓他們填寫問卷,也由專業人員進行面對面的訪談。
實驗結果發現,較高的壓力程度與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氧化、和高胰島素相關,研究指出低碳水化合物氧化會比高脂肪氧化的人更容易產生肥胖,另外體內高程度的胰島素也會與脂肪的堆積呈現正相關。因此,研究初步的分析結果顯示了越高的壓力與越高的肥胖風險是相關的。
研究另外也發現壓力與憂鬱程度較高的受試者在三酸甘油酯的指數也較高,而三酸甘油酯已經在許多研究中都被證實與許多心血管疾病有相關,例如動脈硬化。
研究團隊同時也發現曾經有憂鬱病史的婦女體內的可體松濃度較高,而可體松會促進內臟的脂肪中三酸甘油酯的堆積,可體松同時也會阻礙或者說是降低體內脂質的活化,進而可能導致脂肪的堆積造成肥胖。
也就是說,這也是憂鬱和壓力可能會導致肥胖的原因。簡單來說,這個研究以實驗的方法發現了壓力與憂鬱會影響人體對於高脂肪飲食的代謝反應機轉,壓力與憂鬱可能會阻礙正常機轉的運作而導致肥胖。
但該研究最後也提出一個質疑,由於該研究討論的是高脂肪食物,不確定這個發現如果在換成低脂肪食物的條件下,是否還會維持一樣的結果,但是當人們壓力大時或是感到心情憂鬱時,許多人常容易會選擇攝取高脂肪的休閒食品,用以紓解,這也是憂鬱會導致肥胖的潛在因素,不可不慎。
肥胖除了牽涉到外表之外,也會增加許多疾病發生的風險,像是冠狀動脈疾病、中風、二型糖尿病,甚至是癌症,所以為了預防或改善肥胖,我們除了可以從飲食與運動著手外,也需要注意到心理狀態的影響,保持愉悅的好心情也許又多了一個好處呢。
本文亦刊登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網站。
如果有類似的問題,歡迎到高雄鳳山家歡復健專科診所,給您最專業的建議https://www.hapifamiclinic.com.tw/